腹主動脈瘤,發現、治療與照護
腹主動脈瘤,發現、治療與照護
二年四班的老學生。一生從事金融保險業,四十年的工作生涯從基層的辦事員一步一腳印,至總經理後退休養老。生活尚屬規律,酒量有限,從不喝酒開車,三十餘年的老菸槍。中年後每年都安排例行之健康檢查,諸如 : 血液、尿液、血壓、胸部X光、心電圖、肝、腎功能、膽固醇、尿酸等。所幸年年都正常安全渡過,檢查報告數據顯示「黑體字」。工作性質常需交際、應酬且頻繁,飲食難免過量、失衡,因此家中用餐都是青菜、白飯、少油、少鹽,而飲料大都是白開水。三餐儘量七分飽,年歲漸長健康食品之營養補充也僅是Omega 3之深海魚油。數十年來託上蒼之賜,身心尚稱健康,心情永遠愉快。
惟三年前(2010年)當肝腎功能例行作超音波檢查,由於主治醫師之細心將超音波往腹部上方一揮(其實此次體檢並未含腹主動脈超音波)竟然在腹主動脈血管上發現了一顆大的血管瘤。三天後安排進一步電腦斷層(CT)檢查,結果驚見腹主動脈血管有
住進台北榮總後,施大夫的醫療團隊及密集的心電圖、超音波、肺功能、抽血、驗尿,並再檢視我原拷貝CT(電腦斷層)光碟片,依開刀流程之SOP(一般標準程序),入院第三天清晨6:30即被推進開刀房,依稀記得八點開始全身麻醉,直到11:17施大夫開門告知家屬手術順利完成。待在恢復室觀察兩小時後即推回原病房。
由進入開刀房至送回病房,前後約五小時,開刀時間大約兩小時,回病房仍有靜脈點滴、量血壓等,我意識清醒,傷口也無疼痛感,血壓脈搏都正常,施大夫每天巡房且給予鼓勵、安慰。手術第三天後,拔除點滴、導尿管後即下床並於走廊上走動,唯鼠蹊部開刀的3公分傷口略感不適,期間維持正常飲食,且精神狀態良好。此次腹主動脈瘤之處理,自住院到出院前後僅十二天,返家休養半個月即恢復我原生活起居(包括出國旅遊,揮桿球場)。
1955年4月,愛因斯坦被診斷出患有主動脈瘤,同月18日午夜在睡夢中感到呼吸困難,主動脈瘤破裂導致大腦溢血,而逝世於普林斯頓。當初如有支架微創手術治療,也許世界醫學的發展更提早改觀呢!?對此次手術之順利完成除感謝上蒼的恩賜外,施大夫的仁心仁術、醫療團隊的悉心照料、親朋好友的關懷,永銘在心!一生的工作是金融服務業,對醫療專業一無所知,隔行如隔山,聞之腹主動脈血管長瘤是生平第一次,當下晴天霹靂不知所措! 然而這次的經歷才知腹主動脈瘤不是惡性腫瘤,不過一旦破裂或剝離出血造成的危險,其死亡率高達90%,即使緊急手術死亡率也會有50%,它是因老化的血管在血壓的作用下伸展像個氣球,其危險因子是吸菸、高血壓、高血脂或心臟病、糖尿病等,通常會發生於六十歲以上之病患。近來因社會生活型態的改變及工作上之壓力,年齡層有下降之趨勢。就本人罹患此病事先都無任何徵兆,它好似是無聲之靜態殺手,年歲漸長的人不可不慎!
病癒後參加「社團法人動脈瘤關懷協會」當一個忠實的會員且研讀該協會所出版之衛教手冊及相關文獻,得知腹主動脈瘤之發現首重於腹部超音波檢查,若早期發現有3到5公分時,醫師大都會觀察情況,建議服用藥物以維持穩定之血壓等追蹤保守治療。如半年內該瘤以0.5公分快速增大時可能有破裂之風險,此時由醫師決定是否提前手術治療。而方法有傳統開放式外科手術及支架血管微創治療手術,我的手術係經施大夫研判採以血管微創治療手術,過程安全順利,迄今已逾三載,每年定期做心臟超音波、電腦斷層檢查,每三個月回診,日常生活皆能正常,旅遊運動一如往常。很慶幸且感恩我的腹主動脈瘤被發現、治療及照護更在此「天時、地利、人和」的條件下維護了我身心的健康。
如今社團法人台灣動脈瘤關懷協會成立已屆二週年,會員人數更高達二百餘位,理事長施俊哲博士囑我以一個過來人—兼病友身分敘述其心路歷程。更願以耄耋之年克盡棉薄參與協會的義工,宣導動脈瘤之防治與衛教活動並遵循協會「發揮互助力量,造福人群」之宗旨,無私奉獻。
社團法人台灣動脈瘤關懷協會
理事 高榮富